齐政的一步闲棋,将众盛资本搅得人心惶惶。想-免-费-看-完-整-版请百度搜-
而他在与京东签订投资协议后,才慢悠悠地回到公司总部。
此时已是2005年年底,集团的各项年终运营数据总结陆续出台。
集团大管家王昱业因此忙得连轴转,这不,齐政一回来,他就找上门来汇报今年的经营状况。
“听说你个人投资了一家电商公司,这家公司的前景很好吗?”王昱业坐下后倒不急着进入正题了。
因为是齐政个人投资而非集团项目,王昱业开始只当齐政是见猎心喜,但最终得知投资了几千万不过得到15%的股份,才意识到齐政对京东的看好。
“公司前景啊……”齐政喃喃道,点点头,“这次投资的公司,将成为电商业界数一数二的存在。”
王昱业对齐政自信强大的话习以为常,没有任何质疑,不过这也是因为他根本想象不到,在互联网时代浩浩荡荡地到来之际,电商业务将是如何变革社会。
但齐政知道并亲身体会过。
因此,投资京东,某种意义上,也是为嘉谷集团未来的线上业务埋伏笔。
齐政知道线上线下的结合,才是未来。但包括自己在内的嘉谷管理班子,都对互联网的打法不在行。
很多时候,不是说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,就能做到相应的程度——互联网业务的发展,跟农业的生产管理完全是两个领域。嘉谷如果想拥抱未来,最好是组建一个专注于互联网+农业的专业团队。
而京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作为国内电商界的两极之一,是电商界当之无愧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譬如后世扛起“无界零售”的一面旗帜的盒马鲜生创始人,就是京东的前任高管,只是其提出盒马的雏形方案后,被刘强栋否决,才投身阿里并得到支持创立盒马鲜生。
因此,投资京东的意义,不仅仅在于其股份价值的提升,更在于一脚踏进互联网的圈子后,能为嘉谷集团日后的战略转型找到合适的人才。
当然,这些想法,齐政没有跟王昱业解释,未来一切自见分晓。
简单聊了一下京东的投资,王昱业的话题拉回到嘉谷的本年度经营状况上。
其中重点是嘉谷集团的两大大宗商品业务。
“今年,我们启动主粮战略后,集团的水稻自有生产基地达到70万亩,水稻合作生产基地达到450万亩。其中仙茗大米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,产量突破120万吨;‘嘉籼1号’种植面积合计340万亩,产量在170万吨以上;另外秋收后还收购了优质粳米200万吨;嘉谷粮油目前的稻谷年加工产能达到350万吨,剩余稻谷储存在我们的自有粮库和合作的基层粮库里面。”
“总的来说,集团在国内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在扩大,总产量持续提高。嘉谷粮油的大米销售量也保持快速增长,仙茗大米和嘉谷大米的价格总体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。”
王昱业都不用看资料,一连串的数据就脱口而出,充分显示其对集团运营状况的掌握程度。
齐政听得连连点头,今年是嘉谷启动主粮战略的第一年,集团自营的水稻产量能达到300万吨左右,再加上额外收购的优质粳米,近500万吨的水稻收储和加工,在国内已经属于数一数二的大米生产加工企业了。
明年嘉谷的水稻生产和收储规模将继续扩大,必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大米生产加工粮企。
说完轻松的,王昱业语音一转:“如果说集团的水稻业务可以自给自足的话,油料——主要是大豆业务,就大部分依赖进口了。”
“集团的大豆年加工能力超过900万吨,但我们扶持的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仅为500万亩出头,产量不过100万吨,即使加上补充收购的其他优质国产大豆,也不过堪堪突破150万吨,而且,即使是集团扶持种植的国产大豆,成本也比进口大豆要高。”
齐政略微皱眉:“国产大豆的单产还是低了点。”
王昱业先是点头,然后摇头:“除了单产低,还有大豆属于土地密集型农作物,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。但东北的大豆生产,除了国营农场,面临的困境都是农户土地规模过小,且机械化程度低,难有规模效益。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