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tent
“你想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的那些传闻?【皇后】乐队?不,它和【darkness】是完全不同的两支乐队。”
面对着《滚石》杂志的一名记者,罗杰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,侃侃而谈着,紧接着话题一转,又说道:“这两支乐队唯一的共同点,是它们的主要成员完全一样。当然,【夜愿】、【绿日】、【空中铁匠】等等,也都同样如此。”
“这么说,《摇滚圣经》系列也是你们的作品?”
《滚石》的记者眼前一亮,立刻提问道:“我注意到一点,已经发行的四部《摇滚圣经》系列,专辑内页都有乐队阵容的名单,这些都是你们的‘艺名’吗?”
记者手中拿着一张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的专辑,读道:“比如说,佛莱迪-摩科瑞?”
“没错,佛莱迪-摩科瑞和约翰-迪肯都是我。”
罗杰摊开手,指了指自己身旁的两名队友,说道:“安妮是布莱恩-梅,瑞克是罗杰-泰勒。”
记者点了点头,又问道:“你们是怎么想到要用假名发行新专辑的?据我所知,这让《摇滚圣经》系列损失了不少销量。”
“有很多原因。”
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理查森,那张胖胖的脸上表情十分严肃,显得一本正经:“首先,我们不确定这个系列能否被广大摇滚乐迷所接受。另外,你知道的,以《圣经》为名,肯定会带来不少麻烦,我们不喜欢麻烦。最后一点……”
胖子还没说完,就绷不住表情,噗嗤一声笑了出来。
罗杰和安妮同样哈哈大笑着,笑了半天,最后还是安妮开口说道:“其实原因很简单,就是为了好玩。”
“好玩?”记者显得很困惑不解。
“对,就是好玩。”
罗杰点点头,说道:“我们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发现这件事,不得不说,比我想象得要慢很多,我原本以为最多到第二张专辑就会被挖出来。”
“有人认为,你们这样的行为是对歌迷的欺骗。”
记者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,抬头问道:“关于这一质疑,乐队是否会做出回应?”
“欺骗?我不这么认为。”
罗杰摇了摇头,说道:“这只是和歌迷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,我和一些粉丝有联系,问过他们的感受。有人告诉我,他看到新闻以后感觉很惊讶,不可思议,但却觉得我们做得很棒,骗过了全北美,这很酷。”
这是卡尔-瓦伦丁得到的反馈,持有类似观点的粉丝很多。
当然,感到“被骗了”的人也有不少,但面对媒体,肯定是挑对乐队有利的来说。
宣传得多了,那些感到不满的粉丝之中,绝大多数人也会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。
记者又问了几个关于《摇滚圣经》系列的问题,谈了半个多小时,话题一转,问道:“请问你们下一个计划是什么?新的《摇滚圣经》吗?还是巡回演出?我很期待看到你们在舞台上演出。”
“都不是。巡演会有的,但不是现在。”
罗杰摇了摇头,思考了片刻,开口道:“大概在七月份左右,我们会发行一张新专辑,顺带一提,不是《摇滚圣经》的第五部。”
“新专辑?”
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新闻,立刻追问:“专辑的风格是什么?名字定了吗?”
“英伦摇滚ap布鲁斯摇滚的风格,至于名字,当然已经定下来了。”
罗杰看了一眼记者胸口前的证件,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:“《滚石(therollgstones)》,和你们杂志的名字很像。”
(注:《滚石》杂志名字是《rollgstone》。)
“《滚石》?有意思。”
记者点了点头,问道:“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?”
“向前辈致敬。”
罗杰耸耸肩,说道:“蓝调吉他大师穆迪-沃特斯的作品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,所以才诞生了这张专辑。所以,我选择了《滚石》这个名字,来向沃特斯的代表作《滚石(roll'stone)》致敬。”
这是【滚石】乐队名字的来历,同样也是《滚石》杂志名字的来历。
当然,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。
穆迪-沃特斯影响了摇滚乐坛所谓的“黄金一代”,包括猫王、滚石乐队、鲍勃-迪伦等早期的巨星都受到了穆迪-沃特斯的启发。
虽然这位蓝调吉他手从未涉足摇滚领域,但对摇滚音乐的贡献确实极大。
在查证过资料之后,罗杰才知道,穆迪-沃特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,准确地说是1913年,和查克-贝瑞等人一样,不但在罗杰的前世就是乐坛传奇,在这个世界也同样如此。
作品有没有不同倒是不清楚,毕竟罗杰不怎么听纯粹的黑人布鲁斯音乐,但至少《roll'stone》这首歌确实存在,而且对乐坛的影响很大。
致敬一下去世二十多年的老前辈,多少也算是一个宣传的素材,虽然这个素材的意义不大。
——除了特别喜欢怀旧的人以外,根本没几个人知道穆迪-沃特斯是谁。
毕竟这位传奇吉他大师活跃在三四十年代,距离现在太过久远了,不过倒是能抬高一下《滚石》这张专辑的逼格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讲……
格莱美会员的平均年龄倒是不算太大,但最核心的那一批评委,可一个个都是怀旧的老头子。
在远离格莱美两年之后,拿一张带有浓厚怀旧意味的专辑出来,只要专辑取得足够的影响力和口碑,很容易在格莱美上有重量级的斩获。
足足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之后,记者带着写满了笔记的便签本,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开。
“麻烦你这么远跑一趟,辛苦了。”
鲍德温-弗耶斯送记者离开的时候,握住对方的手,隐蔽地将一个信封塞到对方手中:“这次的事,还是要拜托你多担待一下。”
《滚石》杂志派出的这位记者显然是个老油条,轻轻一捏,仅凭着手感,就大致估摸出来,信封里至少有十万美元。
这种带有目的性的采访,收一些好处,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,但一次就拿到六位数,哪怕是对资深记者来说也是很难遇到的。
记者很清楚这一行的规矩,收下钱,就要为对方办事,比如说在回去写文章的时候,要朝着对金主有利的方向去写。
十万美元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,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记者用力在鲍德温-弗耶斯的手掌上握了一下,将信封接了过去,笑得很灿烂:“不辛苦,这是我的工作。”
【工作】两个字被加重了语气,颇显意味深长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